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纽约金融动态短信分享之五:关于互联网对金融投资的影响

纽约金融动态短信分享,之五(巴曙松、黄文礼,发自纽约)---10月12日,中科大纽约校友会金融讨论会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大趋势”部分嘉宾(长江商学院曹辉宁教授)观点分享如下,未经本人审阅:

1、这些年中国金融市场对投资来说投资渠道比较少,国际金融中一个的有名的现象是“本国偏好(home bias)”,即很多国家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本国金融市场,如股票等,尽管本国金融资产回报未必都会很高。从中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情况看,投资者百分之九十多的投资都发生在本土市场,从风险回报和配置比例的角度来看有些失衡。

趋势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外金融市场国别溢价将降低、不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慢慢减少,可以预见 homebias现象会越来越少。随着QDII2制度的推出,个人投资者将逐步可以实现对境外直接投资,个人投资者境外直接投资将会有很大增长,中国在对外投资方面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在美国很少见到“互联网金融”这个单词,因为在美国金融系统较为发达开放,对互联网金融需求很低。但是在中国,因为银行业目前有较强牌照管制和垄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融资渠道的顺畅,金融服务不能满足不少发展需求,很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互联网金融正好弥补了这个空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对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个人和小微企业信用的采集,建立内部有优势的征信系统。

趋势二、未来可能会出现个人之间直接的信用互换;通过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征信、并发放金融贷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传统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促使P2P增长空间也会很大。

3、中国今后十五年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也许会远远超过美国,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需求创新动力,如期权等金融产品的推出、卖空等交易机制的建立,等等。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