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2)》项目主持人巴曙松研究员发布辞

—实体经济下行时期银行体系的应对与转型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12

 

 

尊敬的杜书记,各位银行家、各位专家:

 

   四年前,我和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三方讨论筹备这份调查报告的时候,再平同志曾提出一个看法:他说我们向窗外以某一个角度拍一张照片,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从这个角度拍一张照片,坚持二十年,汇聚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件作品。正是这样一个共识一直鼓励着我们的课题组坚持在做这项工作,而这份报告也是在座的银行家和参与调查、访谈的很多银行家大力支持的结果。

 

下面,我想简单地就报告中的一些主要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我们每年的报告都有一个主线,今年的主线就是在经济周期性回落的阶段,银行家怎么来看待、怎么应对,银行怎么来转型,从外部环境,包括利率市场化、金融改革和监管评价等方面分别展开。

 

经济环境

银行家普遍调低了对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半数左右的银行家认为全年经济增长7.5%左右。37.3%的银行家认为经济在二季度探底,另有25.2%的银行家认为探底时间在第三季度。30.4%的银行家认为全年经济增长呈缓慢回落态势,2012年难以触底回升。

不过,银行家对于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保持信心。72.2%的银行家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未来3-5年经济增长的源泉,另有59.6%的银行家选择“制度变革红利”。

面对经济下滑,中国政府在4月开始提出“稳增长”的政策基调,调查显示,当前银行家最关注的宏观因素分别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75.1%)、“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72.4%)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64.4%)。

银行家对当前的贷款需求萎缩现象进行了客观分析。除了经济形势低迷、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之外,房地产和政府平台贷款等政策限制也导致了贷款增量的下降。虽然整体经济下行给行业景气度普遍带来影响,但是分行业看,不同行业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银行家力图在总体贷款需求下滑的局面下寻找出景气度相对较好的行业进行重点扶持。农村金融机构高管们普遍看好城镇化过程中涉农贷款的增长;城市商业银行的银行家则看好与经济周期关联度不大的行业,比如批发零售、日常消费等。

 

利率市场化

虽然很多银行家在我们前三年的调查中都表示正在为利率市场化做准备,但2012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允许存款利率上浮依然出乎多数银行家的预料。调查中,这一举措被普遍认为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势必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六成以上的银行家认为未来3-5年是推行利率市场化最好时机。

银行家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影响巨大。对于未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56.6%的银行家认为对银行业影响偏负面,高出认为影响偏正面的选择25.8个百分点。对于未来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改革,58.3%的银行家认为对银行业无明显影响或偏正面影响,其中,近三分之一(32.5%)认为影响偏正面。

根据自身优势,采取差异化发展趋势是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业的主要应对措施。银行家认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一是客户下沉策略,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二是低负债成本策略,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增强低成本存款业务;三是投行化、表外化,减少占用资本金。

 

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家们认为,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给不同形态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需要改变当前同质化经营、适合各类企业风险特征金融产品不足等问题。

与中国正在推进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趋势相吻合,84.8%的银行家认为,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当前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在具体的信贷投向上,银行家选择投向的重点领域依次是战略新兴产业(72%)、物流业(52.1%)、传播文化业(50.8%)、机械制造业(46.2%)、农林牧渔业(44.7%)、信息科技服务业(44.2%)等。战略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设备制造业、新能源继续成为银行家表示重点支持的领域,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对一些限制发展行业减少信贷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银行业重点限制的行业中,房地产业以67.4%的比例高居榜首。与2011年相比,由于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取消及公路行业风险的暴露,银行业对公路铁路运输业的支持力度出现下降,且有超过20%的银行家表示将限制对公路铁路运输业的贷款规模。此外,在国家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造纸业、纺织业、冶金业也是重点限制的行业。另外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低迷,船舶制造业景气度变差,也成为银行业重点限制行业。

除自身积极做调整之外,银行家也就监管者如何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银行家普遍希望监管层面能够适度放松信贷规模(48.7%),并通过差别化准备金政策使银行能够拥有更多的可供调配的信贷资金(46.7%)。同时,有36.6%的银行家希望监管层面能够引导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金融综合改革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54.8%的受访银行家认为,金融业中,最应当向民间资本开放的行业是银行业;79.4%的银行家支持具备一定资质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与此同时,银行家也表达了对其风险的担忧。调查显示,高达86%的银行家认为,“不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是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要风险。选择“容易引发关联交易”的银行家占比为55.1%,超过一半。

 

战略转型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银行均在加快转型和调整的步伐。逾四成的银行家选择通过“实现特色化综合经营”推进自身战略转型,也有37.9%33.9%的银行家选择“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调整业务结构”作为其战略调整的重点,同时有29.4%的受访者选择“调整客户结构”作为其战略调整的重点。

在调整业务和客户结构方面,调查显示,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在个人金融业务中的重要性凸显。其中,私人银行跃居第一位,体现了在高净值人群规模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服务的重点。

20125月,随着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三轮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额度约为500亿元,试点银行和试点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82.9%的银行家建议当前应该“稳健审慎推进”。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家认为现阶段最可行的试点资产(70.8%),选择“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企业信贷”的银行家分别占比42.5%39.8%。此外,接近七成的受访银行家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是现阶段中国推进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

2011年下半年以来,小微企业呈现出经营困难、信贷需求下滑、风险程度上升等新特点,这给正在大力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的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银行家表达了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忧虑。在对2012年及未来三年可能出现不良率偏高的业务的调查中,小微企业位列第三。不过,77.4%的银行家依然认为小微企业贷款仍然是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重点。

 

理财产品

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堪称银行业负债管理的一大亮点和重要手段。存款市场激烈的竞争,信贷额度的管控,资本监管、存贷比考核等来自监管的压力,以及其他投资渠道的低迷,都是促进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近八成的银行家对于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其中54.3%的银行认为可适当扩大规模,23.6%的银行家认为应大力增加其规模。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高速发展背后的潜在风险和存在问题也引起了银行家的关注。调查显示,50.9%的银行家认为理财产品形成的大量表外资产,可能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稳定性带来影响;75.2%的银行家对理财产品同质化、价格恶性竞争表示担忧,希望监管层面能加以引导。

面对当前第三方理财机构、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较快发展,多数银行家认为这对银行理财业务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55.8%的银行家认为竞争对手的增加可以倒逼银行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步伐,46.7%的银行家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将为银行带来托管、代销等业务机会,32.4%的银行家表示由于很多银行已经开展综合化经营,具备上述不同机构的优势,市场变化对其影响不大,仅有2%的银行家认为第三方理财机构、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的快速发展对银行理财业务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多,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尤为突出。调查显示,分别有67.9%58.8%的银行家对前述两项风险表示了关注;有32.6%26.6%的银行家认为这两项业务是2012年及未来三年可能出现不良率偏高的业务,位居前两位;房地产业以67%的比例高居重点限制行业的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家一直重点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尽管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规范工作有序推进,但银行家对平台贷款依然持谨慎态度。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银行家表示应收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46.2%的银行家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不会全面爆发,但部分地区出现违约现象”。相对西部地区,中部、东北及东部区域的银行家对待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态度更显谨慎。与2011年相比,银行家在2012年经济下行背景下对于信用风险的关注程度重新上升到第一位。

2012年,中国银行业加快推动新资本协议的落地实施,并将“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流程”、“加快实施整改达标”和“制定资本占补平衡办法”等作为目前的首要工作。同时,中国银行业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超过九成的银行家认为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呈现良性互动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面对日益复杂与激烈的竞争环境,银行家始终关注“人”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调查显示,90.2%的银行家认为所在银行未来三年员工数量将继续增长,该比例连续三年上升,显示银行业强烈的扩张意愿。

银行家普遍认为,通过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银行整体竞争力,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44.6%的银行家认为“绩效目标短期化倾向”是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人才选拔过程中,银行家普遍认可将绩效结果表现作为人才选拔的主要依据。而面对人才流失问题,58.2%的银行家认为“员工个人发展选择”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另外,“薪酬水平偏低”、“晋升渠道不通畅”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高管薪酬问题,调查显示,“绩效薪酬”是银行高管薪酬的主要构成部分,46.3%的银行家认为高管薪酬市场化程度不够、未能体现竞争优势。

 

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已经成为支撑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经营管理、打造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信息科技建设受到银行家的持续关注。2012年的调查显示,对于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建设投入,选择“加速信息系统建设,大幅增加投入”的银行家比例继续保持最高,达到69.1%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有银行家表示通过IT建设实现银行业务信息化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未来信息科技建设将成为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的核心推动力之一,其重点将是以客户关系、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为主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面对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银行家对移动支付等业务创新给予了较大重视,普遍希望以银行为主导,与相关行业合作发展新型业务。

 

社会责任

“发展低碳金融,推行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领域,尤其在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与发展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来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则更加认同“对不发达地区、弱势企业或人群进行金融支持”。

“网点服务流程和效率”与“金融产品创新”被认为是公众金融服务中最亟需改进的两个方面,说明这两项“痼疾”仍未完全得到解决;由于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瓶颈主要在于金融产品创新,而大型商业银行则在网点服务流程和效率方面亟待改进。

 

监管评价

对于银行家而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是2012年值得关注的监管动态之一,对于几经调整后出台的《办法》,银行家给予了较为正面的评价,并表示将通过加强资本管理水平、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等方式应对《办法》实施后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对现有监管指标体系的评价方面,银行家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但希望对存贷比指标的监管应用和数值设定进行适度调整。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第三年,银行家对目前的各项风险监管政策表示了认同,对“展期和借新还旧”的评价也偏正面。

同时,面对中国范围广泛的影子银行,例如银行理财产品等,67.5%的银行家认为其“使金融业务绕过监管,影响经济金融稳定”,62.8%的银行家认为会“导致货币信贷规模控制的效力减弱”,希望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力度成为银行家的共识。

 

银行家群体

多数银行家认为其在岗位上的付出与回报相匹配,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认同度最高,占74.3%;而大型商业银行高管的态度,则相对分化,凸显了其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利润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半数的银行家表示,业绩压力已成为他们最为头疼的因素,尤其分行作为主要利润来源,更是有明显体现。

 

发展前瞻

约七成银行家预期未来三年其所在银行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率将低于20%,并且扩大生息资产规模是未来利润增长的最有力推动因素。银行家对未来的资产质量表示乐观,半数以上预期其所在银行未来三年不良贷款率将维持在1%以下。八成银行家认为2012年末其所在银行资本充足率将达到10%以上。64.6%的银行家认为2012年末其所在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0%以上。

最后,我对整个调查过程中一直提供支持的银监会领导和银行家群体,以及参与调查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每年的银行家调查报告都经过我们大量细致的多环节的工作,我们访谈一位银行家,事先要对这家银行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对其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包括前三四年的问卷等作为参考。访谈完后,整理录音,进行校订,校订之后从不同的访谈中提炼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大量的问卷发放、回收、录入,算出比例,制作图形,最后呈现给大家面前的这样一份报告。就像我们说的,如果坚持二十年它会是一个作品,这个作品现在已有四年的积累,充其量只能算是作品的雏形,所以我也希望大家继续给予支持、指导,使我们这个工作做得更好,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各位银行家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展望和研判,促进整个银行业的转型和科学发展。

 

谢谢各位!

 

项目主持人:巴曙松 研究员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