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http://www.cet.com.cn/20101207/e1.htm

    在2010年10月18日通过的《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在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部分,率先强调的是“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实际上,宏观审慎监管并不是次贷危机爆发后才涌现,但由于危机中系统风险监管缺失,金融危机迅速扩散,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巨大动荡,因而引起广泛关注,并由此在金融界引发关于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建立的争论与改革尝试。当前中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立过程需要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明确宏观审慎监管的监管主体。当前,中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已经形成了“一行三会”的监管框架,但在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究竟应当由哪个监管机构作为具体的监管主体来实施则存在争议。央行从金融稳定角度强调了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而银行监管部门则强调大型银行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重要性。如果不明确一个清晰的负责推进的主体,则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就可能停留在分散状态,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宏观审慎监管机构是可以考虑的做法。

 

   从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的具体要求看,负责推进的机构应宏观视野和微观工具兼备。从当前“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来看,央行具有货币发行、利率和汇率等宏观调控的手段,但还需要增强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的识别和监控。而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角度来看,这些机构拥有微观监管和一系列强有力的控制风险的手段和监控工具,但在宏观政策的工具和手段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如何在当前的金融监管格局下,安排好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至关重要。

 

   第二,建立适合中国金融市场特点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和工具。目前监管指标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资本和杠杆率的指标细化上,分别提出了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以及与风险不挂钩的杠杆率指标。虽然这些新提出的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未来出现类似次贷危机的概率,但这些指标的实施并不完全适用于防范中国的系统性风险。监管主体对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已经成为两项指标不可回避的首要难题,在经济周期好的情况下调高资本要求,在经济状况差的条件下动用资本缓冲来吸收损失,那么如何精确地把握经济周期将成为该指标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国内外的监管者目前对于经济周期把握的经验上尚有欠缺。杠杆率的监管对于中国金融业当前来说同样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对于一直习惯于低杠杆率运作的中国金融业来说,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杠杆率,实现业务和盈利模式的多样化是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而且,现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采用的是国际会计准则(IFRS)规定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效应。危机后提出了前瞻性逆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其中广泛提及的预期损失模型要求在经济上行期提高拨备计提,在经济下行期减少拨备计提,在一定程度上缓释已发生模型的顺周期性。然而,这种预期损失模型存在以下几个缺点:首先,模型在操作上难度较大;其次,银行备抵账户有时可能不足以吸收预期贷款损失;再次,通过重估预期损失调整备抵账户存在顺周期性。因此,应考虑完整的周期波动,选择巴塞尔委员会在预期损失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跨周期”方法,即根据现行引起预期损失变化的因素对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历史损失进行调整,进而估计预期损失。

 

   第三,合理界定和监管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如何判断一家金融机构是否具有系统重要性主要基于规模性、可替代性和互联性。如果仅从规模角度,中国当前的银行业系统性重要机构较多,但从互联性角度,特别是国际影响角度,中国现有的金融机构的国际互联性和影响性都是相对较低的,其中一家财务状况的恶化难以对其他金融机构造成显著传染和负面影响。从当前的监管趋势看,被确定为大而不倒的机构要求在国际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其中一个重要的宏观审慎工具就是附加资本要求,这将直接影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如何界定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应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政策扶持的机构特别是区域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区域性农村金融活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往往最为严峻的挑战可能不是来自于国际上所重视的“大而不倒”的机构,而且来自于“小而不倒”的一些目前监管不太充分的机构。

 

   第四,明确现阶段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与海外成熟市场有较大差异。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的风险来源主要是由于高杠杆率和关联交易以及影子银行体系等带来的风险传染,而就当前主要从事传统金融业务的中国金融业来看,更多的系统性风险体现在微观个体商业模式上的同质化风险和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宏观政策短期内大幅变动带来的风险。因此,与次贷危机后欧美国家关注的杠杆率指标、前瞻的拨备指标等方向不同,中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更应当关注如何引导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深化和异化,关注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可能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等。

http://www.cet.com.cn/20101207/e1.htm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