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份CPI下降至5.5%、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放松以及信贷政策的放宽,关于宏观政策逐渐宽松的讨论日趋增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从当前看,未来政策有多大的放松空间,是否可能从当前的边际改善转变为政策方向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外部市场动荡和内部调整的叠加影响程度。外部主要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实体经济回落,内部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出口等一些存在明显变数的领域。
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是主要影响因素
记者: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讲话中提到,宏观政策要有前瞻性,要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你对此怎么看,这是否意味着当前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会进行调整,宏观调控会趋于放松?
巴曙松:2011年以来,CPI走势一直是影响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的关键指标之一。10月份的物价数据显示当前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结构转型推进缓慢、房地产企业在压力下推高民间融资成本等,政策需要作出适度调整,以防止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显著而影响经济软着陆。
从当前指标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的回落都非常平稳,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必须注意经济中蕴含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以及未来经济存在加速下滑的风险。外部主要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实体经济回落,内部主要取决于一些存在明显变数的领域:一是房地产投资。1~10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31.1%,较上月回落平缓,但是一些重要指标蕴含着未来加速下滑的风险,需要及早准备预案和对冲措施。
第一,作为先行指标的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同比增长率从8月份的32%、9月份的8.9%骤降至10月份的2.2%。第二,销售面积和价格下滑。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负增长9.9%,销售额同比负增长11.1%,单月同比增速比9月份出现约20个百分点的大幅下滑,且2011年首次出现销售额增速小于面积增速,显示全国房价已开始出现下跌。第三,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速20.2%,增速缩窄2.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的下滑将影响到开发资金来源,并最终导致投资额持续下滑。综合来看,未来数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幅度存在显著扩大的可能性。
二是出口。10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5.9%,而环比下降7.2%,连续第三个月环比负增长。如剔除季节性因素,这三个月环比增速均显著低于近10年的历史均值,外需萎缩状况未有丝毫转变。预计未来,欧洲由于债务危机引发的主动财政紧缩和被动信贷紧缩叠加,其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风险上升;美国中期财政收支平衡目标叠加私人部门去杠杆将导致其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弱增长格局难以扭转;新兴国家受美欧经济拖累以及自身的紧缩措施,需求亦将回落。未来中国出口存在明显回落可能。
还应当看到,在紧缩政策引导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在周期性回落,与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等压力下推动的结构调整和潜在经济增速回落趋势相叠加,在经济软着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经济平稳回落。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在经济结构因素出现明显变化的环境下,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在经历持续的高速增长之后,已呈现平稳回落趋势,这个中长期的趋势与短期的周期性回落相叠加,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短期内明显波动。
记者: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欧美经济复苏的道路依然曲折,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三驾马车当中的投资、出口都受到遏制,你认为到2011年年底或者2012年,这种态势会否好转,针对消费这一块,日前商务部牵头推出内贸“十二五”规划,你对此怎么看?
巴曙松:事实上,2011年年初,IMF、美国官方、部分海外投行等不少研究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及财政、金融风险的估计均比较乐观。但事后看,特别是七八月份以来,全球经济及资本市场深陷“对未知风险的恐惧之中”:第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远低于预期,复苏节奏呈现缓慢而不确定的步伐,尽管内部再平衡即从财政刺激转向私人消费是发达国家实现稳健增长的必由之路,但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房地产泡沫的后续持久冲击意味着这一转变举步维艰,欧美经济仍有较大概率呈现跨度更长、程度稍浅的温和“二次衰退”。第二,日益增加的财政和金融不稳定性风险。当债务风险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漫延、从欧洲内部向欧洲外部(美国、日本,某种程度上也包括中国)扩散、从债务危机向银行业和实体经济传导,这一切意味着全球经济疲弱的增长与财政金融风险的交织恶化仍然是最大的风险点之一。
因此,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下一阶段中国出口会持续受到海外增长疲弱的冲击,中国的增长从过去较多依赖出口的情况将不可避免地转向更多依赖国内消费。当然,扩大国内消费最终还是取决于收入分配、减税等一些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推进,以及城市化的推进、服务业的发展等。
及早对冲房地产下滑
记者:当前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态“绝不放松”,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将出现深度调整,这对整体的经济形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巴曙松:从10月份的最新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这种调整已经开始,而且调整的幅度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有所加大。从先行指标上判断房地产投资,信贷条件和销售回款速度是最强的领先指标,新开工率次之,施工面积为同步指标,通常每一轮地产投资的调整会演绎信贷调控、销售趋减、减少土地购置、控制新开工、放缓在建施工。目前来看,开发商信贷资金来源已降低至历史低谷,销售额单月同比增速从2011年10月份开始负增长,信贷资金与销售资金的同向负增长将明显加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综合判断,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将是房地产市场明显调整的时间窗口。
如果这种调整发生,不仅会通过房地产自身及其上下游投资的下滑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一旦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会对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以及信托公司)的资产质量形成压力。此外,房地产市场调整会对地方土地出让金、税收产生冲击。预征的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加总之后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0%以上,那么销售额每减少10个百分点,对税收的负面影响为1个百分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较早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做出研判,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有效的政策对冲准备,应该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特别是2011年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将有效的财政资源运用在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性领域。未来的政策不能再简单以投资为主,应该在投资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以保障民生和推动消费为主线,包括保障房、水利设施和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污染治理、教育、医疗等。投资方向应当注重于提高效率,注重资本存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