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文 | 巴曙松 王志峰(挖财网副总裁) 杨倞等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发展革新,科技成果逐渐向资产管理领域渗透融合。金融科技的发展日益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升级,亚太地区一些市场已经开展相关实践,将金融科技应用于资产管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一、金融科技重塑资产管理行业价值链:三个不同的阶段
基于不同的重塑重点,从技术发展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变革的角度看,金融科技对资产管理行业的重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用以压缩运营成本、提高资产管理服务效率的1.0阶段。
第二阶段,可以说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海量用户信息,实现资产管理业务中的资产、交易、支付、资金端的任意组合、互联互通的2.0阶段。
第三个阶段,可以说是3.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金融科技的核心和动力,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人 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开始重塑传统资产管理行业的信息采集、风险定价、投资决策和信用中介角色等核心领域,大幅提升传统资产管理效率和“颠覆式”的创新传统资产管理的业务模式,诸如智能投顾、大数据征信、供应链金融等。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全球主要市场的资产管理行业在金融科技影响下的升级将在持续进行之中,目前看,多数还处于3向3.0阶段的迈进过程中。由于亚太地区在这一领域实践较早、发展较快且金融科技接纳程度较高,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这一进程。
二、资产管理不同业务链条如何受到金融科技的破坏性渗透与重塑?
金融科技介入资产管理行业,并不仅仅局限在宏观层面,还逐步改变着传统资产管理行业的业务运作模式,其对各业务线条“破坏性”的渗透与创新重塑成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资产管理业务,大致上可分为并行的两条功能与业务线索:
一是投资管理业务线条,基本流程为“投资研究—投资交易—投后管理及风险控制”;二是产品开发及销售业务线条,一般遵循“投资者教育—投资者需求分析—产品开发—产品推广—销售数据及反馈处理”的基本运营流程。
从投资管理业务条线看,金融科技如果可以顺利渗入,有助于提高这一业务链条的人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从产品开发及销售业务条线看,如果金融科技可以有效地渗入,无疑也有助于推动简化资产管理服务流程、开放投资平台、推进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等。
三、金融科技中的无现金支付和移动支付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带来广泛影响,并逐步将其效应扩散到其他业务领域
金融科技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长,在许多领域已经可谓全球领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额已达11.4万亿美元,是2010年74倍,其中移动端占比高达75%。互联网借贷规模达1560亿美元,是2010年的36倍。金融科技及其推动的业务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相比美国、欧洲、日本等传统金融强国,中国目前已经建立起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覆盖支付端、融资端和投资端,主要参与者包括传统金融部门和其他拥有业务闭环生态系统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从一般发展水准上看,中国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程度与欧美发达市场相比,在产品、风险管理等专业服务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的金融科技优势逐步向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不同领域逐步渗透,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金融科技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金融科技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渗透不断渗入,IT系统的广泛应用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资产管理行业带来自动化、低成本运营模式的同时,也在逐渐改变整个行业格局。
其次,金融科技推动的无现金支付和移动支付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行产品推广的特色渠道,并反向作用于资产管理机构,带来许多富有活力的新业务形态和产品服务等。
第三,尽管中国智能投顾技术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在降低投资门槛,透明化投资信息以及落实普惠金融方面已经开始发挥显著的推动作用,值得下一步持续关注。
本文摘自《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2017年亚太资产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该报告于2017年12月12日,在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主办,杭州市金融办、江干区人民政府、挖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课题主持人为巴曙松教授,课题协调人为王志峰、杨倞,课题组成员为黄泽娟、黄文礼、刘蕾蕾、高扬、朱茜月、邵杨楠、杨敏、谢婧娴。
文章载于今日头条(2017年12月30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