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跟随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资产质量周期性承压、利率与汇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形态快速生长、监管导向日益严格等问题备受重视。另一方面,净利差收窄、盈利增幅减缓表明传统商业模式面临转型压力,需要调整客户结构与业务结构。这些都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背景。
中国银行业的ROE正在较快地向全球平均水平靠拢。中国银行业的ROE变化趋势表明,中国上市银行在新的转型压力下,净利差呈现缩小趋势,加上资产质量的波动压力,使得利润增速逐步下行,进而导致ROE较快地向全球平均水平靠拢。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全行业ROE水平已从2013年的接近20%降至2016年的13.4%。
中国上市银行历史ROE与全行业趋势基本一致。从统计数据分析,当前中国各银行的平均ROE水平正逐步呈现与全行业类似的趋势,2013年以来以平均每年1-2个百分点的速度下行,至2016年绝对值水平处于11%-16%之间。
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逐渐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接近,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出现明显分化。从行业趋势上看,近年来中国的银行股的利润增速持续下行,并逐渐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接近,银行业的利润正在回归常态,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虽然2017年第二季度的净利差与第一季度相比稍有回升,但是从总体趋势看,中国银行业的净利差还会因为直接融资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继续趋势性收窄,对比香港市场上的商业银行的净利差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不同银行的分化明显,不同地区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也随着区域经济状况的分化而分化。
以下从五个视角具体分析转型期如何培育上市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
轻型银行与交易银行:新环境下提高竞争力的切入点
2015年以来,银行体系的规模增长与利润增长开始脱钩,可以观察到部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重不断下降,轻型化转型初现效果。从资产结构方面来看,以理财为主的表外资产增长速度高于资产负债表增长速度,资本耗用低的零售业务所占重比不断提升。从收入结构这部分可以看出,国际先进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大约在40%,中资银行非息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投行和资管业务成为带动银行转型的活跃领域。大资管和大投行业务是上市银行推进战略转型、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从资产管理的价值链分布看,投行业务实际上也成为商业银行内部资产管理部门的产品设计部门,投行和资管业务的联动,有助于增强商业银行对客户服务的针对性。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对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的调查统计,投行、理财收入稳居商业银行中收来源前两位。资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提高资产配置能力。而投行业务主要围绕产业基金、PPP项目等创新股权融资产品,同做强债券承销、投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等基础类投行业务。
拓展新的价值链:交易银行崛起。交易银行正在成为公司业务转型新趋势。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交易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日益成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拓展收入渠道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交易银行重点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等。
交易银行业务发展面临跨地区和部门协调等制约。发展交易银行的主要出发点在于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展低成本负债来源、提升客户服务黏度、获得新的收益渠道、降低业务风险、转变经营服务模式以及拓展交叉业务。但制约交易发展的主要自身因素则体现在产品研发能力、跨地区\过境、跨部门、跨产品条线的协同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总分行架构下的协同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金融科技:商业银行正尝试将外部挑战融合为提升竞争力的动力
金融科技给银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带来巨大挑战,而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将这些外部挑战融合为提升竞争力的动力。与一般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路径不同,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具体落实,主要表现在依托信息技术与平台优势,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运用新的大数据技术等,覆盖新的客户领域,并尝试构建交易场景。多数银行家将互联网金融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网络银行、移动支付是银行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点领域。
当前,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与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聚焦在核心交易系统、信贷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支付清算系统等领域。运用金融科技提升竞争力正在成为新的焦点,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安全可控信息技术领域最受银行家关注。可以观察到,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融合金融科技的技术与产品,使得目前规模并不大的科技型金融企业对大型银行来说发挥了“鲶鱼效应”。
监管趋严:盲目扩张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需进行调整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框架不断完善。首先通过MPA体系不断完善,从规模、增速、占比等维度来实现系统化、动态化的宏观审慎监管。然而现有MPA考核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差异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对单一,通过把MPA的考核结果与各项准入和资质进行挂钩,强化监管约束。另一方面,配合微观审慎监管打破银行-非银套利交易结构,弥补宏观审慎监管。
从加杠杆到去杠杆:监管驱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当前,表内资产端的投资占比提升,标准化债券投资降低,非标和权益类资产占比提升。而以理财为主的表外资产占表内资产比重由2014年底的6.5%上升至2016年底的16.5%。与此同时,MPA框架下的广义信贷增速远高于贷款增速,资产扩张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银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适应新的监管导向。2017年银行业监管的思路与重点是: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与适应新的监管导向。当前的监管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监管协调性提高,加强跨市场监管。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或将有所进展。再者,一行三会对泛资管行业的监管一致趋严,银行与非银机构间的合作成为监管重点,证监会对委外定制基金产品监管升级。
二是重视表内外资产配置,强化穿透原则。监管部门对投资和理财业务进行流向跟踪,2016年迅速扩大的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等都纳入统计,监管漏洞不断填补。对于嵌套的资管产品、收益权等,强化底层资产穿透监管原则,掌握最终资金投向。
三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同业业务成为重中之重。对同业、理财业务进行专项检查和监管。严控依靠主动负债和表外理财迅速进行资产负债表内表外扩张行为。流动性期限缺口监测以及LCR指标监管将不断趋严。
四是鼓励创新业务发展。重点推动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化债转股、政府产业基金和投贷联动等创新类业务。
资产质量:检验银行跨周期经营的竞争力
从《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达81.3%的银行家认为,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将会面临的主要风险。虽然受到经济回暖影响,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向金融领域传导仍在持续。这也是对商业银行扩张期资产组合的检验。对于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58.7%的银行家认为主要由宏观层面引起。在延续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刺激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实体企业普遍出现周期性产能过剩,部分行业现金流萎缩,利润下滑。根本上体现的是银行跨周期的竞争能力。
资产质量:不同银行的应对策略。积极应对资产质量问题是提高上市银行竞争力的重点之一。对于当前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71.9%的银行家认为应该加强贷前审查,严格准入管理,48.9%的银行家认为应该加强信用风险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45.6%的银行家认为应该严格落实授信条件,加强发放审核,36.0%的银行家认为应该加大不良贷款的管理和清收处置力度及其责任的认定和处理。相较于事后处理,应将信用风险的事前审查及动态监控视为防控潜在风险的主要手段。
化解不良资产能力:体现银行竞争力的一个指标。目前大部分银行仍主要依赖于不良催收、核销重组等常规处置方式,只有少数银行开始着眼于不良资产转让或证券化、债转股等新型处置方式。未来随着监管部门的政策放开和支持,上市银行不仅需要完善各项传统处置方式,更要积极创新,提高收款效率。当前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基于系统的全流程风险控制能力是内部能力发展瓶颈。健全银行信贷管理系统,进行全流程风险控制,以及采取适当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与方案设计应成为上市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发力重点。
顺应融资结构调整趋势 拓展资本市场业务
从资本补充渠道看,近一年来,已有5家上市银行成功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总额达1080亿元,另有6家上市银行计划发行优先股,预计发行规模合计不超过1325亿元。除优先股、可转债以外,已上市银行还通过非公开发行等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助力自身快速发展。
当前,拓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增长点包括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港股通与债券通),围绕上市公司的并购等相关业务。
文章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2017年9月11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