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简而言之,公开募集基金即公募基金,非公开募集基金即私募基金。除募集方式不同外,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募集对象、投资门槛、产品规模、投资范围、投资风格、管理者的收入来源、流动性、信息披露等方面。我曾经担任过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于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有比较深的印象。
 
1. 募集对象与投资门槛
 
1)募集对象
 
公开募集基金面向所有投资者,往往不限定投资者资格。而非公开募集的基金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对于合格投资者的界定是有差异的,目前中国对合格投资者的界定包括三个条件:(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2)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3)单位投资者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2)投资门槛
 
从国际市场相比较,不同市场的投资门槛限定也有很大的差异,目前中国市场上公募基金投资门槛为1000元,私募基金投资门槛为100万元。
 
3)投资者数量
 
目前中国市场上,非公开募集基金单只基金投资者数量不能超过200人,超过200人则被认定为公开募集。
 
2.产品规模
 
从目前统计的数据观察,公募基金规模通常较大,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通常为几亿至几百亿元。而私募基金规模相对较小,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一般为几千万元至几亿元。
 
3.投资范围
 
非公开募集基金的证券投资范围比公开募集基金财产的证券投资范围更为广泛,主要区别在于能否购买其他基金份额等。
 
公开募集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上市交易的股票、债券;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但是对于不得投资的活动仍有一些限制,如不得买卖其他基金份额。而非公开募集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买卖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以及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同时也可以购买基金份额等,以及与投资者约定的其他投资产品。
 
此外,就同类型的公私募基金相较而言,如股票型的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相比较,私募基金股票的投资比例通常较公募基金灵活,而公募基金的透明度相对较高,受到的监管也比较严格。
 
4.投资风格与管理者的收入来源
 
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公募和私募基金的治理机制。公私募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所不同,收入来源的不同也导致了二者投资风格的不同
 
公募基金管理者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固定管理费,管理费的多少主要基于基金规模及基金管理费率。目前管理费率一般在1.5%-2%左右。管理费费率从高到底排列是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一般而言,基金规模越大,管理费越多。公募基金更多追求相对回报,力争获取超越比较基准如某一指数的回报。
 
而私募基金管理者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浮动管理费,即管理人在基金净值利润中会提取一部分作为业绩报酬,一般为20%。因此,私募基金业绩越好,管理人能够从中提取的浮动管理费越多。私募基金更多的以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为目标,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5.流动性
 
公募基金的流动性较私募基金更强,除去封闭期的考虑外,公募基金可以随时申购赎回,而私募基金往往只在规定的开放期限才可以申购和赎回,目前持续募集的私募基金较多的开放期为每月开放。
 
6.信息披露
 
中国证监会对于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公募基金每个季度都要详细地披露其投资组合,持仓比例等信息。而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在投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保密性,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往往不会向其披露到底层具体持仓。
 
文章载于“悟空问答”(2017年8月23日)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