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巴曙松 刘孝红
 
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各地区在房地产税等方面探索创新,引发市场热议。在中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后,各地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曾经被认为是降低房价“利器”的房地产税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争议三大焦点
   
对于征收房地产税,目前有较大的争议:一是合法性的问题,二是必要性问题,三是如何征收的问题。
 
1.该不该征?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只有“房产税”,仅限于单位和个人的经营性房地产。而房地产税包括房地产业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等。
 
房地产税到底应不应该征收?诸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土地属于私有,因为土地增值,附着于土地之上的房屋也跟着升值,地方政府会向房屋持有人征收房地产税。
 
但是中国的土地归国有,老百姓拥有的只是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对土地只有70年的使用权,租金已经在买房时一次性交付。后期增值的是土地,房屋因为老化破损不仅不升值还贬值,既然贬值就不应该征收房产增值税。
 
对此,经济学家贾康认为:土地出让金是地租,以土地终极所有权为经济依据去征收地租。征税有一个公权力的背景,是以政治上的权力为背景的依法强制征收。租和税在各个经济体实际都是各行其道,不是两者只能取其一的关系。
 
2.能否调控房价?
  
以调控房价和收入分配为由征收房地产税,理由不充分。因为房价和收入分配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房地产税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最终是否有效或者影响程度有多大是难以评估的,这就使调控房价或者收入再分配的政策目标变得模糊不清。
 
从增加地方税收的角度,房地产税短期难以替代土地财政。由于较高的豁免设置、较低的累计税率设置、大量房产难以统计和确权、真实城镇化率较低等因素,即使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短期内也难以替代土地出让收入。
 
另外,目前楼市出现严重分化,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房屋严重过剩,卖不出去、租不出去,如果开征房地产税,势必对这些城市的经济产生巨大负面作用,有可能导致房屋库存量进一步上升。在一线和强二线由于供不应求,一致性预期下房地产税转嫁,推高房价和房租;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税将抑制改善性和投资性需求,仅剩城镇人口增加和棚改动迁两个途径去库存,去化周期大幅延长。
 
3.如何征收?
 
首先是房屋性质问题。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现存房改房、福利房、央产房、军产房、小产权房、经济适用房、集资房、两限房等不同类型的房屋,产权性质差别大,税基不统一。
 
其次是征收标准问题。关于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制定,以及税收减免等课税细节的制定还存在争议。在中国,住房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要考虑以免税条款对应住房基本保障、设计扣除“第一单位”的具体标准,具体而言是按人均面积扣,还是按套数扣,是有争议的。社科院曾经提出方案,设计为人均40平米,但也有不同意见,立法中大家需寻求最大公约数。有人会认为应60平米,有人会认为应该从第一套房扣除,但也有人说扣除第一套房会催生离婚潮。也有建议以单亲家庭第一套房、双亲家庭前两套房扣除,从第三套房开始征。然而,究竟设定怎样的标准较为合理,目前也难以达成一致。
 
关于房地产税计税余值的估价流程,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当前房地产估价的中介机构较为分散,部分二手房出于避税的考虑,实际交易价格和官方系统的登记价格差距较大。而且不动产的独一性决定了征税主体的个体差异较大,如何建立城市或者街道范围的基准地价,针对不同房产之间个性因素进行修正,以及随着资产价格变动如何进行价格的及时更新,迫切需要探索出较为适合我国不动产市场的估价体系。
 
再次是如何征收的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的税收几乎都是针对法人进行征收,即便是个人所得税,也是通过单位财务部门代扣代缴,如果让税务局直接面对居民个人征收房地产税,难度较大。有人建议采取中介方式,可以把房地产税委托给有资质的资产评估的权威部门来征收,这样可以节省税务部门的人力物力成本。但目前中介的诚信程度、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目前是否达到相应的水平,也存在质疑。并且,如果采用重庆、上海征税范围较窄、税率较低的方案,则存在征管成本高,收益小的问题。
 
五大政策走向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房地产税未来政策走向判断如下:
 
1.尽管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房地产税征收是大势所趋。
 
房地产税是成熟市场经济体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和稳定来源,用于支持地方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地方房产价值,形成正向循环;也是对我国现有房地产市场税收结构中重交易、轻保有的修正,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推出房地产税主要定位为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
 
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上海和重庆的实践来看,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是有限的。
 
推出房地产税更多定位为理顺现有的房地产税费结构,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为地方财政提供重要和稳定的税收来源。
 
3.受制多种因素影响,房地产税在我国短期内难以全面落地。
 
除了立法等准备工作还未完成以外,由于前期重庆、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并不成功,预计房地产税征收前还会采用新的方案,目前关于新方案还存在许多争论,以及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楼市出现严重分化,担心推出房地产税后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房地产税在我国短期内难以全面落地。
  
4.新推出的房地产税将对现行税费体制中的税费项目进行归并和调整。
  
房地产税在起草过程中,实际上是对现行税制以及有关的收费体系的再设计,因为围绕着房地产的税收有很多,还有附加在土地上的各种各样数不清名目的一些费用,都和房地产税有关。
  
新推出的房地产税将对现行税费体制中的税费项目进行归并和调整,更合理地反映房地产市场的税收结构。
  
5.可能先在某些城市、省份试行,然后再推广。
  
1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人民日报》发布署名文章称,支持各地区在房地产税等方面探索创新。可以预期,房地产税可能先在某些城市、省份试行,然后再推广。
 
刘孝红,银河达华低碳产业(天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章载于:《国际金融报》2017年02月20日第15版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