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http://www.etnet.com.cn/etnetChina/column/commoncontent?columnCode=EtnetcolB48&aid=1478

    通过更加有效的金融监管来限制金融风险,是金融危机带给全球的共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提案则有望将这一共识落实为具体法案,这对美国的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可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改革的逐步推进可能会显著改变当前美国的监管体系

(1)金融监管标准更加严格。首先,提高可能对市场产生系统性冲击的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包括增加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等,以增强金融机构弥补损失、防范风险的能力。其次,限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和经营范围,机构的自营业务、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和复杂的金融产品设计,将被禁止或置于更严格的监管之下。再次,金融机构规模也将受到限制。通过对银行持股比例的限制、设立拆分程序等措施,防止类似AIG那样“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的产生。

(2)金融监管范围更加全面。将改革之前缺乏监管的OTC衍生品市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纳入监管视野,形成更为全面的金融监管范围。改革使金融监管覆盖了以往的监管盲区,不仅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是能防范其中潜在的金融风险,因为金融危机证明这些监管盲区往往是引发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源头。

(3)金融监管方式更加关注宏观审慎监管。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于微观金融主体风险行为的“外部效应”,因而传统的针对特定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无法满足对高度关联的现代金融市场中系统性风险的监管要求。宏观审慎监管集中关注可能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风险因子,从更为全局、而非单个机构的角度实施对整个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c652f0100ik1r.html)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_巴曙松_新浪博客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下的宏观审慎监管,目的是通过减轻风险因子的顺周期性来缓释系统性风险,防止扩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如提高机构的资本金和流动性等风险要求,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器机制等。横截面维度下的宏观审慎监管,主要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如防止“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的产生,建立问题金融公司的有序的清算程序,对不同金融行业进行统一监管等。

(4)金融监管模式从功能监管转向目标监管。功能监管是指针对不同的金融行业如银行、保险、证券等,由不同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这样容易造成监管目标的多重性甚至相互矛盾。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则设立了统一的监管目标,也即维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并通过设立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FSOC)这样的面向金融市场整体的监管机构,实现跨金融市场、跨机构功能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监管,以达到一致的监管目标。

(5)金融监管理念开始强调对市场创新的制衡。危机前的美国金融市场,一直以市场自由化程度高、金融创新活跃而备受称道。但正是由于金融创新过度,使得“次级按揭贷款”、信用违约掉期(CDS)等创新工具脱离了金融监管的能力范围,经营复杂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最终导致了金融风险集中爆发。本次改革是对之前强调自由市场和纵容创新的监管理念的一个重要转变,过度的金融创新或对复杂金融产品的使用将被限制,在监管有效制衡下的金融产品创新将更加规范和理性。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现行监管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反思和修正,将从监管的标准、方法、模式、理念等方面促使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也代表着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在美国这样的危机爆发国的趋势。改革提案目前遭到的争议和阻碍目前看来可能只是暂时性的,这项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改革法案,有望于2010年年中获得最终通过。

在次贷危机爆发将满三周年之际,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通过和实施,可能会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监管走势形成深远影响,同时,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同样需要高度关注。

本文作者:巴曙松,吴博

http://www.etnet.com.cn/etnetChina/column/commoncontent?columnCode=EtnetcolB48&aid=1478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