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印象中的招商银行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招商银行博士后流动站指导专家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是招商银行成立25周年,招行相关部门约我写一篇短文。从特定意义上说,在25年中迅速崛起的招商银行,本身就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中富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之一,值得从经济金融转型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一篇短文不足以尽述,只能简要谈几点印象。

 

提及招商银行,首先想到的是其招牌的独特字体――爨体,从书法角度看,爨体字被誉为用笔方峻,笔力雄强,结体茂密,运笔方中带圆,字体看起来十分稳重、妥当而又独到,十分符合一家优秀的金融企业的特质。

 

金融界提及招商银行,常常会称赞其持续多年努力经营、进而终于在中国银行业占据优势地位的零售银行业务。这个优势是如何形成的?金融界有许多研究,例如历届高管层的持续努力、相对稳定的治理结构使得管理层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长期的战略眼光来把握零售业务的发展机会并持续投入,而无需象一些高管层变动十分频繁的银行需要十分注重短期的业绩。我自己亲历的一个事例可以作为参照。有一次监管部门在北京召开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可行性及其影响,招商银行承办这次会议,会议休息间隙,我用现金在小卖部买点东西,被马蔚华行长看到了,马上大力向我和当时一起闲谈的参会者推荐招行当时正在重点推广的金葵花和财富账户,并向当时的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交代要积极跟进。第二天到单位上班,单位附近的招行分支机构的客户经理已经在办公室门口等候,说是接到分行领导交代,跟进拓展客户,一通介绍之后,我和几位同事都成为了招行的客户,一直到现在。招行的零售银行业务优势,我想就是这样一个客户一个客户拓展积累起来的,积累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是一旦优势形成就不容易复制,在这个过程中,从银行高管层,到一线员工,都付出了持续的努力。

 

招商银行在国内银行中较早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巴塞尔资本协议及其实施,因为这是我一直跟踪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应邀担任了招商银行的博士后流动站指导专家,参与指导招行录取的博士后研究员。一次我参与指导的博士后研究员刘睿出站,我专程到深圳参加那一年的博士后出站答辩,招行总行的行领导都全部出席,逐一对即将出站的博士后提问、讨论、打分,因为不同的博士后设计的课题不同,一次博士后答辩会议,实际上成为行领导交流讨论的一次工作会议,满满一天的答辩,从马蔚华行长到各位行领导,都一直专心参加并提问。我也曾在商业银行工作,了解到商业银行日常业务处理十分繁忙,同时银行家到一定职位之后,要撇开应酬、放下身段、以开放胸怀及时汲取新的专业知识的,并不容易,招行的这些银行家都做到了。答辩会议之后,招行相关部门的领导还专门结合招行正在推动的第二次转型,安排我晚上给招行全行做一次以银行业转型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议组织者说,这次讲座通过视频连接到招行的全部支行,我从中看到了组织者的组织效率,同时也看到了招行管理层的开放坦荡的胸怀,因为此种全行性质的专题动员报告,通常是由行内主要领导来做的,他们安排我来做这个报告,事前也没有打什么招呼,就直接由我来面向全行员工谈谈我对当时招行正在重点考虑的银行转型的看法,其中一些看法与招行主要领导的看法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同时也包括我的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

 

金融业是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一家金融机构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然有它独到之处,招行发展到今天,其发展历程中也蕴含了大量经验值得总结,这不仅有利于招行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发扬这种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整个银行业的参考借鉴。

                   

                               2012年8月19于北京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