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为巴曙松教授在对外经贸大学金融教学讨论会上的演讲整理。
 
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从事金融研究多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智库机构,以政策研究为主,本身不像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研究生院等教学机构、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等。当时正好碰上高校研究生扩招,金融专业更是扩张的热门专业,高校中金融专业的教师资源一时间来不及补充,所以我也就有机会应邀担任高校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种类有硕士、博士等,也有博士后研究人员。
 
作为兼职教授,首先当然要严格遵循学校对于研究生指导的各项教学科研规定,与校内的各位导师保持良好的合作与沟通,保持与研究生和学校的密切互动。金融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实际上,金融政策的决策、金融理论的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都与金融实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在金融政策研究过程中会发现大量值得深入跟踪研究的课题,但是往往没有足够的研究团队来实施,因此与高校的教学科研合作就能够形成这种良性的互补。
 
同时,互联网给金融教学也带来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目前看来,互联网冲击最大的,首当其冲是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的一些行业。我经常列举的一个故事是,对于张良来说,成为一代名将的关键,是得到了黄石公赠送的《太公兵法》,信息获取在当时成为了关键性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难度大幅降低,倒逼金融教学必须从仅仅依靠信息传递为主,转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的模式。
 
站在研究生角度看,以前对老师的选择面狭窄而有限,能够在同一城市听另外一所大学的教授的课程,已经算是学习比较进取主动的优秀学生了。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供选择的网上资料显著增加,仅仅以金融相关的课程为例,一些世界一流名校的知名教授的讲义和讲课视频并不难获得,这也使得金融教学需要转型。
 
同时,在当前的金融界迫切需要改进的一点是,不同金融细分领域之间缺乏专业的交流渠道。从事金融监管和宏观决策者,身份是官员,往往难以积累一线的金融专业操作经验,在涉及到金融实务时要准确把握市场就面临挑战,而且官员身份往往公务繁忙,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持续跟踪理论研究的进展;在金融市场一线的具体业务人员,优势是对一个具体的细分业务领域较为熟悉,但是金融市场不同机构、同一机构内部不同部门分工十分细致而狭窄,显著地限制了这些一线业务人员的专业视野,例如做信用卡的业务人员,就不容易了解贸易融资或者风险管理等业务领域,而且也容易陷入到具体的事务之中,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对金融市场全局的把握、对理论动态的把握也往往有所欠缺。而对于金融理论研究和教学人员来说,优势是往往受过扎实的理论训练,但是也同样少有参与具体金融决策、以及金融一线业务操作的经验,这样就容易把教学与研究做成书房中的纸面文章,特别是为了评职称等考评,也不得不迎合海内外不同核心期刊的偏好去投稿,少有精力来了解具体的金融政策与市场实务。
 
因为个人工作经历的机缘,我在这几种不同的金融部门都工作过,因此对于金融政策决策、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运行之间的交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很深的体会。如果在金融教学中,通过运用互联网方法,能促进研究生在以上几个领域加强交流,就有可能弥补这种专业上的不足。
 
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我曾经尝试过采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来支持金融教学,从飞信、MSN、QQ、BBS、新浪微博的微群,到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都尝试过。从事后的效果评估看,有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效果。根据我自己的体会,金融教学最关键的,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在市场剧烈变化的环境下,许多标准答案很快就会过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金融学的疑问和好奇心,从不疑处、从原来觉得有标准答案的地方,找出疑问来,激发其去思考、交流和探索,这种兴趣的形成和进行探索的能力,才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最为关键的,而互联网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良好跨金融领域交流的工具。
 
一、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管理
 
为了动态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情况,我专门制定了“月度学习研究报告制度”,编制了统一格式的表格,制定专人负责,研究生每个月需要报告自己的学习月度和研究进度,在每个研究生的月度报告的基础上,既可以进行同年级的对比,也进行不同年级的对比,还将学生自己每个月的报送表格信息进行连续的对比,并将相关的结果向全体同学在微信中公告,这样就使得我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同学在认真学习并且表现出色,哪些则是在蹉跎岁月。
 
在研究生即将进入毕业阶段时,微信群也提供了一个预开题、预答辩、论文修订讨论的平台,在我本人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提出相关的开题和答辩的意见后,还会要求学生在微信群中预开题、预答辩,听取更多在读和已经毕业的同学的意见;研究生在毕业论文初稿完成之后,我会提出修订意见,同时,我也会要求同一研究方向的在读和对此有研究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向我和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提出书面的修订意见,从在读学生提交的书面修订意见中,我也可看出不同学生的学习深度,毕业生自己也可以从这些不同角度的修订意见中获益。
 
从教学实践看,刚刚入学的研究生,最为欠缺的训练之一就是研究的规范,特别是容易不读文献就漫天胡扯,动不动开口就是“我这篇论文有几点创新”,殊不知这些观点在几十年前的文献中早就有了充分的阐述。所以我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设立了一个文献综述小组,希望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先读一点文献,做一点综述和提炼,积累基本的研究能力。对于已经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阅读前沿的中英文文献,一段时间内选择一篇文献系统阅读并且在微信中交流讲解。
 
随着指导的研究生不断毕业,这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中也有不少在工作和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他们其中有不少有很优秀,也很乐意来协助和帮助我指导在读的研究生,因此,我参照一般的科研机构,请已经毕业的研究出色的同学组织成立学生中的学术委员会,成为学生之间进行学术常态化交流的专业机构和平台,学术委员会下面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成立不同的研究兴趣小组,小组长由专门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担任,由在读学生参加,不同的研究兴趣小组同样需要经常组织文献阅读讨论、论文起草等。目前,每个兴趣小组每个月会共同提交一篇小论文,首先是兴趣小组内部讨论修订,小组通过之后交给学生自己成立的学术委员会讨论修订,学生的学术委员会通过之后,再交给我修订,然后在对不同小组提交的小论文进行点评,选出其中表现出色者进行鼓励。这种形式形成了已经毕业学生和在读学生之间的专业交流机制,也促进了不同金融细分领域之间的同学的交流。
 
通过微信群来完成专题研究课题和任务,也是十分有效率的,学生可以在微信群中动态地交流课题的进度,提出自己的疑问,听取其他课题研究者的看法。课题进展到不同阶段,都可以在微信群中开课题讨论会,分享课题的相关资料和进度,这些都明显提高了课题组织的效率。
 
为了鼓励研究生积极从事研究,我还专门筹集资金,设立了所指导的研究生的奖学金制度,申请和评选过程都由已经毕业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学生及其组成的研究生学术委员会独立透明负责组织,并且在微信群中公告。
 
当然,也有少数博士生、特别是在职博士生因为种种论文发表、以及工作忙等理由,导致不能如期毕业,许多学校的在职博士生中,如期顺利毕业的比例一直偏低。针对这种状况,我从毕业的学生中选择了一名认真的同学担任研究生秘书,其任务之一,就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将这些不能延期毕业的在职博士生名单公示批评督促,我还建议,对这些找种种借口拖延毕业的在职博士生,每拖延一年,建议他们向在读的同学捐款资助他们的研究学习。虽然只有部分自觉的延期毕业的博士生执行了,但是,这至少体现了一个清晰的专业导向和督促机制。
 
二、微信群中的专题讲座
 
微信群实际上提供了一个网络的虚拟会议室,为各种专业交流提供了高效率的平台。考虑到金融领域存在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脱节、金融监管与市场脱节、不同细分金融领域之间相互脱节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促进位于这些不同金融领域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就变得更有必要。因此,我将已经毕业的和在读的学生、在不同金融岗位工作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了不同研究兴趣小组的专题讲座制度。有一阶段试行过一个人主讲一天的“一人一天一话题”,后来也试行过为促进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交流、已经毕业学生和在读学生的交流,改为每天两个人联合主持“一天一话题”,每天的主持人选择自己有思考和积累的领域,与大家在微信群中交流讨论,第二天需要整理出纪要。为了督促主讲人提高质量,还专门设立了活动的组织小组和讲座以及纪要的质量评审小组,对于苟且应付和专业水平表现低下的,明确提出批评,同时也记录在案。这样坚持下来,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坚持整理下来的纪要,也是一份不错的金融不同专业领域的学习资料。后来则慢慢改为不同的兴趣小组的主讲。
 
三、邀请金融资深专业人士主办微信群中的“传薪讲坛”
 
在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在微信群中建立了专门邀请外部的金融领域资深专业人士、特别是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领域的资深专家、加上学生中对特定领域有一定研究的学生,建立了专业水准更高一些的系列讲坛,我命名为“传薪讲坛”,取“薪火相传”之意,是希望学生能从这些不同领域的资深金融专业人士身上汲取营养,了解市场前沿的动态,拓展自己的研究和学习视野。“传薪讲坛”整理出来的系列的纪要,本身就成为一份贴近金融市场前沿的最新并且是最贴近金融市场的金融专业讲义。
 
“传薪讲坛”组织的难点是外部资深金融专业人士的邀请,好在许多金融专业领域的朋友都十分支持我的这项教学工作,使得这些活动得以一直坚持下来。针对“传薪讲坛”专业成立了学生中的工作小组,他们认真地组织整个活动,整理纪要,是整个活动顺利推进的执行环节的关键。我目前是要求在读的学生必须参加,已经毕业的学生自愿参加,并且参加之前要点名,实际上是作为正式课程同样重要的内容来看待,如果连续几次无故不参加,视为无故逃课,我的打算是劝其更换其他导师或者退学。
 
四、BBS依然可以发挥一定的电子讲义的作用
 
在BBS火热的时候,在和讯网的支持下,我在和讯网开立了一个BBS的论坛,贴出一些建议学生参阅的资料,特别是我对学生的一些学习要求,例如如何做文献综述、开立的一些阅读书单等等。另外,学生的一些论文练笔以及毕业论文的起草和修订,不同的修订版本都可以贴出来,供其他同学参考,这实际上成了一个电子讲义。
 
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我现在与学生们分享资料,主要还是通过微信群。我基本上坚持每天给学生分享我自己看到的、不同金融领域中有价值的各种专题资料十几篇,多的时候也有二十多篇,其中有理论的研究文献,也有市场的最新动态和政策动态。
 
五、研究生自我组织,编辑公众微信号“金融读书会”、以及头条号和百家号,形成阅读和分享金融市场最新动态和前沿文献的习惯
 
学生自我组织,编辑“金融读书会”的公众微信号,以及头条号、百家号等,其实编这些自媒体平台本身并不是主要的目的,我们也从未指望从运营这些自媒体中获得什么意外的收入,主要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这个编辑过程,督促研究生形成广泛阅读最新的国内外金融市场动态和文献的习惯,每天督促他们通过广泛的阅读,选择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编辑,在公众微信号上发出来。我对选择文章的要求其实并不多,但是也并不十分容易达到,一个要求是在信息泛滥的条件下要使得所选择的金融专业文章在半年和一年之后重新读起来还有一点回头看的价值,另外一个要求是选择的文章要是从金融市场一线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然后从理论和逻辑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而不能是一些纯粹书斋的纸面工作,也不能是仅仅是一线金融业务的常识介绍。头条号和百家号则更多的是贴出我的一些短文、以及我与学生一起合作写的一些短文。
 
除了通过为公众微信号选择有价值的文章来督促学生阅读有价值的文献外,我还发挥这个公众微信号已经有30多万订阅用户的优势,与一些知名的财经类的出版社合作,在公众微信号上帮助这些出版社推荐经过我们双方选定的优秀金融著作,请出版社提供一部分样书,其中一部分样书通过抽奖等形式赠阅给公众微信号的读者,鼓励读者多读优秀著作,同时另外一部分样书则赠送给参与编辑公众微信号的学生,使得他们在阅读公众微信号的文中的同时,还可以阅读一些前沿的金融专业书籍。
 
六、编辑电子版的内部交流刊物《金融市场研究》,形成金融专业领域的持续积累
 
为了将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我组织学生专门成立了一个内部的电子版的杂志编辑部《金融市场研究》,这是一份纯粹属于学生内部交流的电子版杂志,不定期收录我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是博士生毕业或者博士后出站,就专门为博士生和博士后出一本专刊,收录其博士论文或者博士后论文、学习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以及专门写的学习新的体会总结。对于硕士生毕业,则摘录其论文中最有价值的的部分,汇集起来成册。这样坚持下来,就成为学生们对于研究的共同的记忆,后来的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电子杂志,就可以熟悉此前毕业的同学及其研究成果,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他们开展交流。
 
另外,我在头条号、百家号上的文章,基本上搜集了我在不同时期写的金融评论以及一些读书笔记等,这也是让学生可以系统跟踪我的研究兴趣、增进相互了解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
 
随着互联网工具的演变,一度十分活跃采用的互联网教学工具,有的已经基本不用了,例如MSN、新浪微博设立的微群等;有的还只是偶尔用用,例如飞信,我还常常通过飞信给学生发一些我读书时觉得有价值的片段;有的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了,例如微博,现在主要是用于转发公众微信号的文章,同时也在微博上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例如帮助一些学生做一些公益的活动和计划。
 
互联网可以使得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更为频繁,在老师更为方便地从多角度观察、了解、评估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的同时,其实学生也对老师增加了更多的了解,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更为充分,一个学生如果投机功利、或者学习漂浮、应付,很快就会成为学生和老师人人皆知的事实。老师是否对学生真正关心、是否自己也在以身作则做研究,是否对学生的学习研究付出了努力和心血,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们见识也很广,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独立客观的判断。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赢得学生的真正的尊重,只能是自己率先努力学习钻研和勤奋研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同时,真诚和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这样即使你是在个别事情上严厉地批评他们,他们即使当时觉得委屈,不过相信这些年轻人都很聪明,事后也会理解你的一片良苦用心的,特别是等到他们走上社会,无论是参与金融监管、金融研究还是金融市场的相关工作,如果能通过这些系统、专业、高强度的训练而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相信他们自己也会深受裨益。
 
我的一些研究生也常常同我反馈,说在求职、以及工作时,如果碰到与我熟悉的金融界的老师和领导,常常有人会好奇地问:你们同老师联系多吗?经常见面吗?实际上,见面指导和交流的次数本身也并不少,如果再加上互联网上的这些教学活动,就可以说是天天见面、天天交流了。(完)
 
上文未经巴曙松教授本人审阅。
 
文章载于今日头条(2018年1月5日)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