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解读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文件,包括此次的扫码支付文件,首先需明确央行在支付等领域进行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等职能。
 
近几年,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支付蓬勃发展,其中二维码支付迅速普及。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互联网支付公司拿着支付牌照,做了很多超范围的业务,有些业务直接影响到金融体系安全。
 
防范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金融领域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一行三会"最近一年来的一系列政策,从备付金管理到网联的成立,特别是最近连续推出的217号文、281号文和 296号文,正是“一行三会”积极贯彻十九大加强风险把控的总体布局,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将包括二维码支付的支付业务、金融创新放到合规的篮子里,让其规范发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备付金的管理是让不属于收单机构的资金放在央行的指定位置,网联的成立时让资金按照央行指定的方式进行流动,坚决清除洗钱、赌博等非法资金活动的土壤。217号文、281号文和 296号文是给二维码支付划定业务边界。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支付方式有其便利性,但是其安全性一直是业界比较担心的问题。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这样的功能也可能携带非法链接或代码。如果二维码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而二维码本身的可视化特性,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图形化方式传输,在目前的安全措施下,容易受到攻击,容易传播木马、病毒,造成用户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
 
从市场层面看,296号文针对商户和用户都有相应限额规定。目前,二维码支付的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还需要逐步完善,如果不进行额度限制,依靠大量聚合支付和无证机构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支付,其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当然为了鼓励创新,中国人民银行也没有全面限制,一棍子打死,而是对交易进行了限额,让二维码支付回归到小额支付的角色定位。这样既鼓励创新,鼓励支付便利,又控制了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296号文的出台,可以说是央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举措。可以预见,按目前政策趋势,接下来应当还会有一系列的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陆续出台。
 
文章来源“悟空回答”(2017年12月29日)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