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节选自巴曙松教授发起的“连线华尔街”第121期内部会议纪要
 
主持:巴曙松
主讲:唐宁(宜信公司创始人)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美金融科技竞合,一共分四个部分:(1)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市场的差别;(2)中美金融科技市场的相似性;(3)金融科技创新的根本逻辑;(4)消费者信息保护。
 
一、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市场的差别
 
对于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市场领先程度的比较是个伪命题。因为中美两国从市场方面看,发展阶段是非常不同的。从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讲,美国有很多年的领先性。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给金融体系带来的作用,对美国而言类似锦上添花,而对于中国而言则是雪中送炭。这一点也体现在中国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方面,中国的增速高于美国。但考虑到中国的金融起点比较低,诸多需求未被满足,增速较快可以理解。
 
在信用体系、征信环境方面,美国市场具有非常完整的征信体系,公民有相应的信用评分;而在中国,尽管普惠金融、网贷等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类似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从真正创新的角度来讲,通过一两件事情可以使得全行业得到重大提升,而不是少数几家的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局部胜利。若在未来两三年,建立各种信用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分享机制和征信体系,在中国可以称为新鲜事物,能够使得全行业发展状况有大幅的提升。目前中国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居民杠杆率较低。在近日结束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中国家庭的负债率、杠杆率较低,可以适当的提高。然而,最近的各种金融创新导致在多头负债、一人多贷方面的隐忧较为明显。若能尽快建立征信体系,在中国市场上,可能能够规避在其他市场(如韩国、中国台湾)出现过的个人信用相关的危机。因此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间,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若不能及时完成,在缺乏风险控制工具条件下,就有可能出现上述经济体曾经出现过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危机。
 
两国市场的差别还在于居民对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的认知。在美国市场,不论是年龄较大的投资者,或是千禧年一代,对于资产配置、长期投资都有一定、甚至是较好的认知,至少并不陌生。而在中国,资产配置、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等理念,总体上仍旧较为陌生,践行也较少,这一点给国内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从业者带来了无比大的机遇,同时也是无比大的挑战。这与在非洲无人穿鞋,对于售卖鞋的商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类似。智能投顾、机器人理财等常被提及的概念,与其说是技术问题,更是金融问题,或者说,对于目前的市场发展阶段,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的相关理念是否到位,若没有到位,则在短期内技术运用很难有较好的成长。这也启发金融科技创新业者能否通过科技的方式,开展投资者教育的工作。如何运用科技和创新的模式,做好投资者教育,使得理财者明白需要做什么,在具体的理财产品方面,理财者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总结以上两方面,中美两国的市场在金融科技业者的创新土壤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因此无法进行简单的比较,更合理的做法是基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重点,彼此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中国的金融科技业者应当学习美国的厚度,美国的从业者则应学习中国的速度。
 
二、中美金融科技市场的相似性
 
 
在支付和网贷细分领域,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市场发展阶段呈现较大相似性。在细分领域中,美国和中国的支付和网贷这两个细分领域都是相对成熟的,有着十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相当的市场规模,具有相应的监管框架,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支付和网贷企业。
 
除了网贷和支付的其他细分领域,美国和中国市场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包括天使投资,创新创业企业的早期投资,如众筹;运用科技方式向过去的财富管理结构不能很好覆盖的中产阶层、大众富裕阶层提供在线财富管理服务,智能投顾,机器人理财;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让保险行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得保险产品无论是在产品的内在品质、设计方面,还是在产品对接客户需求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特别是对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需求起到更大的作用;用科技帮助监管者更好的实施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帮助从业者、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合规的监管科技;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包括比特币、虚拟货币在内的各种应用。以上领域均期待在未来五年至十年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也取得类似于支付和网贷这两个先行领域所取得的市场规模、地位等较好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席卷全球的如火如荼的金融科技创新,未来的十年比起过去的十年是同样精彩的且值得期待的。
 
上述诸多细分领域的创新对中国的金融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著。上述诸多创新对于美国而言是锦上添花,但对中国往往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例如众筹和天使投资人服务平台,对于中国而言,对支持早期科技投资、双创有巨大的作用。对于早期企业,中国从前期所谓三个“F”--family、friends and fools,即家人、朋友和傻瓜支持创业者创业,直到有投资机构给予A轮机构投资融资,这其中有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在美国,有约几十万的天使投资人,能够很好的在这期间去帮助这些企业成长,不仅仅出于商业回报的诉求,同时也是作为有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去帮扶年轻一代创业者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这样的天使投资人群体在中国是非常缺失的。当然,中国也有一些非常出名的所谓天使投资人,但大都以机构的形式存在,而且数量上来讲,也相对比较少。虽然在几年前市场火爆时几乎人人都充当着天使投资人的角色,但目前反而不多了,天使投资对中国的高新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众筹的模式,在中国也火爆过一段时期,但是可以说算是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目前处于低谷期。在初期创新的作用往往被高估,因此大家一哄而上,期待quick success,但是发觉又不太容易成功时则一哄而散,创新的长期作用则往往被低估。因此对于中国的众筹和天使投资服务方面的机会,我是长线看好的。
 
智能投顾的主要挑战在于理财者对于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等理念的认同。对于中国而言,许多事情都会有“额外维度”(additional dimension)。目前中国也有很多打着智能投顾的旗号,但实质与过去做的事儿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体现科技帮助理财者进行最优资产配置的逻辑,这其实就是市场包装,这对于金融创新的良好健康发展有害,且理财者难以区分,或导致理财者产生较差的感受,同样会损害创新。因为曾经出现过局部风险,在国内P2P和网贷目前已经成为比较负面的词汇。从社会维度而言,无论是e租宝还是泛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贷和P2P,也不是合理合法的金融创新,而这类产品也不自称为P2P,而是称为P2A等其他词汇。这种现象造成了社会的混淆,使得公众无法把正常正规的金融创新与违法违规的创新相区分,或创新的模式、科技为不法分子所利用。现在智能投顾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中国金融有较大帮助的另一个创新则是保险科技领域,如何让非常复杂的、同质化的保险产品,很好地和小微企业以及个人保险需求有效、智能对接,是非常重要的。实体经济通过保险保障可以得到相应的安全发展,这一作用是巨大的。小微、个人以及农户等对它有极大的需求,但实际的使用却又呈现了极大的反差。在这样的反差之下,科技反而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保险科技方面,未来也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区块链、比特币、ICO等,中美两国态度存在一定差异。在硅谷对话北京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嘉宾对于比特币的态度具有较大差异。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合伙人的建议是可以进行尝试,而且建议大家在个人资产配置组合之中,如果还没有数字资产,可以考虑配置1%的数字资产;一些在金融科技方面重点投资的机构,也投资了一定比例的虚拟货币相关企业。但是中国方面的嘉宾整体上更为审慎,甚至相对负面。区块链技术非常有前景,值得深入探索,而且从宜信实操上,无论是对业务孵化方面,例如运用这一技术开展相关的业务,已经在多项业务上开始推动,早期的尝试使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布局。我对于区块链技术长期的作用整体上持看好的态度,但是对比特币和虚拟货币的看法略有不同。比特币是一种货币,或是一种工具,或是起到一定的货币职能的工具。无论如何,它有自身价值的,但主要的问题是在于,它们的使用价值、内在价值,跟市场价格之间是否合理匹配。目前市场价格存在相应的虚高,难以反映作为一种工具的真实的价值。关于ICO方面,最近SEC(美国证监会)对相应的ICO的企业、个人,主要是个人,提起了上诉,准备对涉嫌违规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处理;中国监管机构也对ICO采取更严格处置的举措。从实践的角度,主要的问题在于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中国的ICO,偏离了为优秀项目用创新的方式进行融资的初衷,已经变成了类似于击鼓传花,不关注底层资产,只关注市场价格的赌博游戏。所以在投资者教育、消费者保护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之下,类似这样的趋严的监管举措是非常重要的。
 
三、金融科技创新的根本逻辑
 
 
金融科技创新的根本逻辑是基于未被满足的用户、客户需求。创新业者深刻洞察客户的需求,带着问题看待新的技术和创新的模式是否可以被用于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逻辑,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几个月前宜信、华为等中国企业受邀参加联合国技术创新大会,也达成相似的共识,当前技术不是短缺,而是过多。很多技术是长期存在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用途。发掘未被满足的客户的需求,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金融消费者、理财者的需求,以合法合规、利国利民的方式,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行满足。过去在中国以及美国均出现过为技术而技术,唯技术论的认识,应当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
 
四、消费者信息保护
 
消费者信息保护,应当有制度和相应规则的约束。在消费者数据和信息保护方面,生成的大数据、很多的信息如何进行有效保护?特别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分享自己的信息、数据还持较为开放的态度。金融消费者的部分需求不能通过传统方式而得到相应的金融满足,只能用其他较为另类的方式,如大数据得到实现。但是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个人隐私、消费者认知越来越深化,数据、信息是属于消费者的,公民个人是信息最终的使用者、拥有者这样的逻辑越来越深入人心,相关的隐私保护的立法工作开始启动并有效落地,目前存在的许多听起来挺好的企业有关大数据、数据的商业模式是否还能长期成立,还需要打一个比较大的问号。一个比较健康、规范、有序的行业,不能仅依赖一两家企业自律、行善,应当有制度和相应的规则约束。对于极为优秀的和自律的企业,制度、规则带来的可能会是一种束缚,但是对于行业整体的发展来讲,是更加长效和有益的。在大数据、信息保护方面来讲,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数据量更多,但一方面保护、认知相关的体系相对落后,监管和生态圈内的各方达成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金融应该始终是科技驱动的行业。我几年前预言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在几年后会消失,目前来看,消失的速度比预计更快一些。“金融科技”这个词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消失,并不是由于金融科技不重要,而正是因为特别重要,才有了金融科技这样的词汇,使得大家重视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对金融的推动。但从根本上讲,金融应该始终是科技驱动的行业,未来当金融业者不断善用科技、把科技创新始终成为金融重要的驱动力时,将会得到更好、与时俱进的金融,也就不会有金融科技这个词了。因此期待在中美金融业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金融科技这个词尽快消失,并不是金融科技这个词的灭亡,而是更好的金融的到来。
 
问答环节
 
Q1:趣店在美国上市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您认为投资者对趣店上市的反应是理性的还是对中国金融科技、金融创新的发展空间有过度的期待?
 
A1: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思考:从金融维度上看,负责任的金融,应该重点考虑借款人的需求是否正当,是否有能力偿还这笔借款,这是根本的识别标志。借款人借款是否为了正当需求,在交易发生的时候和之后借款人是否有相应的偿还能力,以及促成这笔交易、借款的机构是否知晓借款人的能力,这是负责任的金融重点关注的维度。从企业价值自身来讲,则关注企业是否具备了相应的核心能力,特别是金融类的创新,是非常审慎的、如履薄冰的,需要相关机构在核心能力方面有非常强的能力建设和深厚的基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自身能力建设是否匹配。而一家上市公司如何在上市前、上市中和上市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等,相对是次要的维度。金融家俱乐部是欢迎长跑运动员,而且鼓励大家成为长跑冠军,不欢迎短跑运动员,甚至不认为金融家俱乐部会有短跑冠军,因为金融奥林匹克没有开放短跑项目,也就不存在短跑冠军。
 
Q2:如何看待捷信的商业模式?
 
A2:类似这种通过与商家合作,在线下开展业务的消费金融模式,无论是过去在其他发展中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来讲,都有其成功的历史。下一阶段,主要需要做的是如何能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行模式的延展。因为无论是电商的到来,还有消费者自身对于便利性的需求和对于移动互联的熟悉,对于相关企业在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的结合,是重点考虑的维度。
 
Q3:未来金融创新、金融科技会更加规范,结合美国的发展经历,未来监管的政策会在哪些方面推进?
 
A3:首先,作为网贷从业者来讲,对于网贷过去十一年发展,从2006宜信公司发明对个人的模式,后来叫P2P,最后称为网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中国金融科技、金融创新方面支柱性的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也要解决科技和创新模式被滥用的情况。宜信是从事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的金融科技企业,网贷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十一年的时间里也取得了重大的、不断的战略延展。网贷行业处于整治期,进入了分清良莠的时期,在规避道德风险,建立相应的监管框架,未来十年期待是一个更加规范、更加健康的市场,对于真正想做事、做好事的机构,是非常好的机遇。网贷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关注运营水平、关注风控,更加关注做好业务的阶段,即使是合规平台也可能由于业务不好而落后甚至离场。关注规避道德风险,成为合规平台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管理信用风险和资金对接的风险,否则也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主要的成果和进步均体现在个人信用方面。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网贷行业同仁一起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解决更有高难度的客群的信用建立、资金获取问题,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面向小微的网贷是下一阶段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
 
主讲人简介
 
唐宁先生,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北京大学数学系转学至美国南方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唐宁先生曾任职美国华尔街DLJ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2000年担任亚信科技战略投资和兼并收购总监;2006年创办宜信公司。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