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银行转型的推进,可供选择的银行产品越来越多。该如何选择这些产品呢?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看,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重点可通过四个关注来防范风险:
 
一是关注产品的发行机构,防范“误购”风险。并不一定从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自己的产品,银行也会作为代销渠道销售其他机构的理财产品。(具体如何区分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可以参照本人对另一个问题的回答:如何分辨是银行内部的理财产品还是代销的理财产品?)
 
二是关注产品的收益率范围,防范“飞单”产品。在金融市场上,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是高风险,从目前发生飞单的案例看,收益明显高于同类产品是“飞单”产品的显著特点之一,要明显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如果盲目追求高收益,就更容易掉进“飞单”陷阱。
 
三是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对比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防范投资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风险等级越大,投资者应量体裁衣,来确定购买产品的风险等级。银行会通过风险评估测试,来判断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本人更应该对此有个客观的评估。银行理财产品会有相应的等级来界定不同的产品风险,通常由低到高划分为R1-R5五档,R1级风险很低,一般可以保证收益或者保本浮动收益,R2级风险较低,一般是比较安全的非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R3级以上不能确保本金及收益,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四是关注产品的合同条款,防范对产品了解的盲区。投资人应对理财产品充分知情,了解产品的构成、清楚产品的发行机构、掌握产品的投资方向和标的,对条款和风险提示做到清晰明了之后,再确定签字购买。尤其可以关注一下投资方向,如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往往是非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比较低;而和黄金、石油、股票、外汇、信贷等挂钩的,通常是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但收益波动也很大。
 
文章载于“悟空头条”(2017年8月22日)
话题:



0

推荐

巴曙松

巴曙松

148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香港总部的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文章